A Platform that share awkward but awesome and interesting news, stories, information and ideas to you!
Thursday, August 22, 2013
中国小学分班大战 iPad应试考家长IQ
(中国‧北京19日讯)为了孩子“贏在起跑线”,近年中国有越来越多家长不惜为一席名校学位爭破头。如今新学期开学临近,另一场“分班大战”又吹响號角,考验的不只是孩子的资质,就连家长智商也纳入考核!
不会用iPad直接淘汰
近日有网民披露某所学校面试內容,校方將试题做成App让孩子用iPad考试,不会用iPad的孩子直接淘汰离场。考题包括跟读句子,除了英语之外还得会德语、法语或日语其中一种。
该网民表示,女儿通过了考试,岂料却在第二轮家长面试中折戟。他透露,学校要家长考智商测试题,如逻辑题、图形题等,最终因家长“智商不够”,孩子被拒之门外。
校方表示,第一轮考试只能证明孩子5岁时智力超群,但会受父母先天影响,如果父母智商较低,也许10岁就无法继续拔尖。
考量父母学歷职业
此前已有报导指云南昆明有好几所学校,在新生分班时会考虑学生家长的学歷和职业,按父母学歷高、中、低,將学生分到不同班级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名家长透露,该校两个最好的班中,教职工的子女更多,“普通孩子想要进这两个班还是比较困难的”。
儘管中国教育部规定,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开设重点班,同时学校应均衡编班和配备教师,不得將成绩等作为编班依据。然而,一纸禁令似乎挡不住当前的“分班”乱象。
家长李先生认为,择班无非是想给孩子找个好老师。“好老师的定义就是,有爱心、有耐心、有责任心,而且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。他说,“现在大多家里都是一个孩子,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进一个好班呢?”
逼幼儿操小学题
易损自尊阻发育
近年来,中国掀起幼稚园教育小学化的歪风,不少“怪兽家长”不熟悉儿童成长规律,基於竞爭压力让孩子提早学习过多知识。专家警告,这种“揠苗助长”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危害极大。
《今日早报》此前报导,一名立志让女儿进入好小学的母亲,在女儿小时开始训练,4岁能背100多首唐诗,6岁时能做一年级的数学竞赛题。儘管残忍也无奈,但孩子的母亲说:“拼不了爹,只能拼实力。”结果孩子没能被理想学校录取,母亲难过得哭晕过去。
极端教育或导致厌学
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表示,过早“小学化”的孩子在三年级以后发展明显缓慢,自尊心会受挫,学习兴趣减弱。
例如写字过早,会影响骨骼发育甚至造成畸形,过早坐在课桌前,户外活动时间减少,还会影响正常身体发育。
此外,过度教育亦会损害孩子心理,导致出现厌学甚至极端行为,对心理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。
专家:涉金钱权力
分班损孩子价值观
分析认为,择校、分班战的背后,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差距悬殊。专家表示,这种分班方式无疑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。
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中国教育政策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劳凯声表示,现在分班牵涉了金钱和权力,不但损害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,对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。
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暉称,要解决这些问题,最根本的方法是改革体制,政府不再办校,办学者和管理者彻底分离,才可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。
教育战“潜规则”
花钱送礼进“好班”
种种现象突显近年中国低龄教育领域竞爭白热化,这场打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“战爭”,已经演变成一场拼爹、拼智力、拼財力的廝杀战,更衍生不少“潜规则”,如想进“好班”就得花钱送礼,家长与教师对此已心照不宣。
据《新民周刊》今年4月公佈的北京小学“择校费”(也称教育赞助费)调查,海淀区的好学校6万元(人民幣,下同,约3万2千令吉)起跳,顶尖名校的费用更高达25万元(约13万令吉)令人咋舌。这其中可能包括送赠“中间人”的花费,取决於关係亲疏、权力大小。
此外,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,不少家长通过转移户口、购买与名校同区的住宅让孩子符合入读资格。在上海,金山区政协委员葛翌雷透露,有小孩刚出生,家长便在特定地段买楼,却不入住,只用来让孩子入学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